近些年,随着跨境电商、国际金融、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国际短信逐渐成为企业触达海外用户的重要渠道。一些企业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现国际短信与国内短信在短信发送和资质审核的要求上存在着差异。下面中昱维信将从基本资质、签名与模板、内容审核、监管合规四个角度为大家分析。
一、基本资质的差异
国内短信
主要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等基本工商信息。
发送行业敏感内容时(如金融、教育、医疗),需额外提供相应批文或许可证。
国际短信
除企业营业执照外,还需海外业务相关证明,部分国家需提交当地合法经营资质。
部分国家要求企业必须通过本地运营商或政府备案,否则短信无法下发。
例如:印度尼西亚要求本地 Sender ID注册。沙特、阿联酋等中东国家也有强制通道备案。
二、签名与模板要求
国内短信
签名必须实名认证,与企业主体一致或具备授权。
模板需提前在运营商平台报备,禁止包含未经许可的链接、电话或敏感词。
国际短信
多数国家要求 Sender ID(发件人标识)提前注册,未注册将被替换为随机号码或直接屏蔽。
不同国家对模板要求差异大,例如:
欧洲国家强调隐私与GDPR 合规;
印度强制 DLT平台注册模板;
北美地区(如美国)对A2P短信实行10DLC资质登记。
三、内容审核标准
国内短信
禁止发送涉及赌博、贷款、诈骗、政治敏感等内容。
严格禁止短信内嵌带有跳转功能的链接或联系方式。
国际短信
不同国家有本地化的敏感词审核,例如:
东南亚地区严格屏蔽博彩、宗教、政治相关内容;
欧洲注重合规声明和隐私保护;
美国对金融、医疗短信有额外的合规标准的要求。
四、监管与合规差异
国内短信
由工信部和三大运营商统一监管,规则较为集中,流程清晰。
国际短信
每个国家有独立的监管体系,企业必须遵循当地法律法规,具体要求可向中昱维信咨询。
合规风险更复杂,若不遵守,可能导致短信被屏蔽、账号被封停,甚至触及法律责任。
总体而言,国内短信主要强调实名备案和统一合规流程,而国际短信更强调“因地制宜”,涉及跨境资质、Sender ID 注册、本地化审核、国际合规标准等多层次要求。企业在开展国际短信业务前,应提前向中昱维信客服了解目标国家的规则,并通过正规、合规的国际短信服务商对接,才能保障高到达率与合法合规运营。